为拓展学生视野,提升学生素养,增进学生专业认知提升,来自高区山大实验学校、威海大光华学校的834名小学生分别于6月2日、7月12日来到山东药品食品职业学院开展研学活动。活动由中医药文化研学基地、生命健康科普教育基地、安全合理用药科普教育基地、食品文化科普教育基地、食品安全科普教育基地、医疗器械科普教育基地联合开展。 第一站:探秘百草园;参观中医药标本馆;制作香囊 
在中医药文化研学基地,学生们分别在讲解老师的引导下,探秘百草园,亲近和感知药草,上手触摸皂角刺、构树,仔细观察烟台补血草、丹参的茎及根茎;熟悉合欢,翅果菊,金银花,月见草,丹参等植物的花、叶等部位,了解它们的药用原理。通过老师通俗易懂的、生动活泼的讲解,学生们不仅认识了常用的药用植物,更是领略到了中药的神奇,对美丽花草拥有神奇的功效惊叹不已。走进中药调剂室,学生们了解认识中药香囊制作过程中所需要的紫苏、苍术、薄荷等中药材,摸一摸,闻一闻,将七味药材研磨成粉,自己亲手制作成香囊。走进中药标本馆,孩子们聆听中医典故,观看中医望闻问切场景,被各类植物浸制标本、生药标本、炮制工具等深深吸引,中医药历史活灵活现的展现在孩子面前,使学生们充分感受博大精深的中医药文化。 第二站:探寻生命的起源;“小小药师”职业体验 
在生命健康科普教育基地,讲解老师带领着学生们追寻生命的轨迹,了解生命的起源,学习人类的发展与进化史,普及人体科学知识;通过感受生命奥秘,开启了学生们的生命科学之门,提高了对生命健康重要性的认识,使其更加敬畏生命、尊重生命、热爱生命。 在安全合理用药科普教育基地,讲解老师给学生们科普了药品和非药品如何区分、儿童不合理用药的表现以及儿童常见的滥用药品等,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宣传了儿童安全用药有关知识;学生们化身“小小药师”,在老师指导下完成药品分类、药品储存等任务,帮助学生树立科学的用药观,引导其安全合理用药,提升医药素养。 第三站:走近食品安全,了解食品文化,做“小小糕点师” 
走进食品安全科普基地,通过视频、文字、实物展示、投影技术等,学生在主动探索和学习中了解食品传统文化知识、食品生产工艺、食品安全问题、在生活中如何合理膳食均衡营养等,通过视觉、触觉、感官互动、沉浸式的多重感受,体验食品安全文化的魅力。 在食品文化科普教育基地,开展了“小小糕点师”职业体验活动,老师讲解了绿豆糕的由来、原料和制作流程,激发了学生们对绿豆糕制作的浓厚兴趣,孩子们亲自动手,用模具做出美味的绿豆糕,并可以带回家与父母分享,在实践操作中体验到了“美好生活、劳动创造”的幸福与快乐。 第四站:小小医疗器械工程师职业体验 
在医疗器械科普教育基地,学生们体验做“小小影像师”“小小检验员”“小小设计师”。在“小小影像师”环节,讲解老师向大家介绍B超机相关知识和超声诊断设备的原理,讲解了甲状腺的结构及其功能,并协助学生们自行对甲状腺进行超声检查,学生们化身“B超小医生”,互相进行超声检查。在“小小检验员”环节,讲解老师介绍血液分析仪和尿液分析仪等仪器,通过医用检验仪器“配对小游戏”,引导学生们观察并识别各种医用检验仪器,加深他们对医用检验仪器的认知。在“小小设计师”环节,主讲教师介绍3D打印技术、三维建模等相关知识,学生们自己动手勾勒三维立体图案,近距离观摩、参与3D打印的全过程,让孩子们“在玩中学,在学中玩”,提高孩子们空间想象力、创造力和动手操作能力。 此次研学活动为学生们提供了开阔眼界和专业认知的机会,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实践,激发青少年崇尚科学、热爱科学、应用科学的兴趣,锻炼其动手实操能力和团队合作意识,对提高青少年科学素养和文化修养,树立远大理想,增强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。 近年来,山东药品食品职业学院深入贯彻落实《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(2021-2035 年)》,围绕省、市科协工作部署,团结和带领全院科技工作者深入推进科普工作,服务全省乡村振兴、海洋强省等重大战略实施,加强科普教育基地建设,获批省市级科普基地10个,其中国家市场监管总局科普基地1个,省级科普基地4个。各科普教育基地依托教学科普设施,发挥专业特色、强大的科普宣传人才队伍优势,探索科普宣传与服务方式,举办灵活多样的科普体验与宣传教育活动,普及医养健康知识,累计服务超3.5万人次。
|